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热点专题 > 正文

K财报 | 长安汽车:何时才能走出“舒适怪圈”?

2023-06-10 10:01:41 搜狐科技
不是谁都能成功走出自己的“舒适圈”,对于长安汽车来说,要想走出自己的“舒适怪圈“更是尤为不易。

6月初,一份《致长安汽车采购部的申诉函》在网络上流传,不同于以往其他类型的消息,这份《申诉函》快速在多个财经平台发酵,引发不少投资者关注和讨论。6月7日,长安汽车发布公开声明,称“长安汽车从未收到任何供应商发来的‘函件’”,同时表示,“该函件所述‘直扣产值’、‘直扣货款’等内容系不实消息”,并已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实际上,《申诉函》引发广泛关注的原因,除了提及年初价格战牵连产业上游、中小配套商的弱势地位等,同时也和长安汽车的近况有着直接关系,而这,正是长安汽车多年来难以走出的“舒适怪圈”。

对开门红的执念

前不久,长安汽车发布了2022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。翻开两份财报能够发现长安汽车的第一个“舒适怪圈”——面对波动的财务表现,对每年的开门红仍然抱有执念。

首先来看年度表现,长安汽车2022年实现营收1,212.53亿元,同比增长15.32%。从营收金额来看,这是长安汽车自2018年达到近年低点后,连续4年增长、并再创历史新高,只不过同比增速相比2021年回落了大约9个百分点,在前3年强劲的增势之后出现收缩。

在《汽车K线》统计的18家中国乘用车上市公司中排名第7位,与2021年相同,虽然超越了东风集团股份、逼近了长城汽车,但由于吉利汽车营收大增,所以长安汽车的营收排名保持不变。

相比之下,2022年长安汽车的盈利表现更为抢眼。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(以下简称“归母净利润”)为77.98亿元,同比大涨119.52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(以下简称“扣非净利润”)为44.59亿元,同比增幅更是达到169.78%。

在2021年全面实现扭亏为盈的基础上,2022年长安汽车的盈利表现增势强劲。

不同于营收排名,长安汽车的归母净利润排名由2021年的第8位,快速提升至第6位,虽然被比亚迪超越,但凭借对华晨中国、吉利汽车和北京汽车的超越,长安汽车2022年的盈利水平显著提升。

但是,结合一季报的表现,能发现长安汽车的不同之处。

2023年第一季度,长安汽车实现营收345.56亿元,同比下跌0.06%。相比2022年同期,由于营收出现萎缩的乘用车上市公司同样在增多,所以长安汽车的营收排名保持不变。

问题出在了2022年报中最抢眼的盈利部分。虽然从归母净利润口径计算,长安汽车领跑乘用车板块,达到69.7亿元,但从扣非净利润角度来看,长安汽车仅为14.81亿元,同比下跌34.75%。排名也立刻滑落至比亚迪和上汽集团之后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纵览乘用车上市公司2023年一季报,扣非净利润与归母净利润相差如此悬殊的,仅有长安汽车一家。

长安汽车在2023年一季报里解释了其中的原因,通过追加投资对原联营企业深蓝汽车(原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)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,于2023年一季度确认投资收益50.21亿元。

实际上,这已经不是长安汽车第一次出现类似的操作。早在2022年第一季度,长安汽车以阿维塔科技公司2022年3月11日的评估结果作为会计入账依据,为其2022年一季度增加公司净利润约21.28亿元。

相同的是,这让长安汽车在2023年第一季度再一次迎来了归母净利润的开门红,但受累于上年同期类似的操作,不仅导致长安汽车2023年一季度再次出现两大净利润口径悬殊的差距,同时也使其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。

对合资公司的定位

长安汽车旗下共有长安福特、长安马自达两大合资公司。其中后者无论产销规模,还是为长安汽车贡献的利润,都十分有限,甚至在2022年报的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中,长安马自达由于对长安汽车的净利润影响达不到10%,5年来首次没有公布。

再来看长安福特,据近几年长安汽车年报显示,除2020年未公布数据外,长安福特近4年的净利润走势十分动荡。其中,2018年亏损8.04亿元、2019年亏损38.57亿元。2021年好不容易扭亏为盈,实现了22.84亿元的盈利之后,2022年再次转亏,出现24.49亿元的亏损。

其实从近几年长安福特的产销走势也能发现同样的趋势。自从告别了2016年的巅峰后,长安福特随后三年产销一路下滑,虽然在2019年触底后迎来了随后两年持续上涨,但这样的趋势并没能成功保持,2022年,长安福特的产销规模及增速再次出现萎缩。

那么,2023年长安福特能迎来转机么?

6月7日,长安汽车发布了5月产销快报。长安福特5月销售1.95万辆,同环比分别增长48.22%和39.39%。与此同时,长安福特1-5月累计销量也达到了7.83万辆,同比跌幅由4月时的18.67%收窄至8.36%,明显回暖。

其实,由于2022年4月疫情冲击导致基数较低,早在2023年4月长安福特单月销量同比变化就已经实现了止跌回升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假设刨除受疫情影响更为直接的2022年同期,与2021年同期相比,长安福特4月销量仍然同比下降了8.86%,5月的增幅也仅为0.2%,甚至从1-5月累计销量来看,长安福特相比2021年同期仍然下降了21.07%。

每家中国传统汽车大集团,都对旗下的合资公司有着不同的定位和期待。《汽车K线》曾在分析上汽集团财报时指出上汽大众对整个集团盈利水平、产销规模的深度影响,广汽集团高管也在业绩说明会上明确表示,对广汽本田、广汽丰田两家合资公司互补的产销格局,和稳基盘的期待。在很大程度上,合资公司就是这些传统汽车集团稳固产销规模、扩大盈利水平的“舒适圈”。

相比之下,长安汽车对长安福特、长安马自达的依赖性明显更低,TA也是“后合资时代”下最被给予厚望的汽车集团。与其他同行相比,长安汽车对“为什么要合资”一定有着最为独到的理解和感受。

「图片来源于长安汽车产销快报」

只不过,近年来长安汽车没能将长安福特、长安马自达的复兴规划讲出来,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谈及合资业务下滑时,只是明确表示“随着技术进步,用户对于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看法,不再仅仅停留在对合资品牌、自主品牌的认知层面上。”但合资与自主并行发展的过程中,却明显仍然不在同样的节奏上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,让前不久长安福特削减产能、福特中国裁员的传闻甚嚣尘上。和其他汽车集团不同,两大合资公司对长安汽车来说,更像是两个在业内格格不入的“舒适怪圈”。

View of Autoskline

回到开篇提及的那篇《申诉函》,实际上长安汽车在2022年年报中多次提及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协同发力。为了提升供应商体系能力,长安汽车2022年累计组织516家供应商、3800余人学习QCA(长安汽车供应商质量能力评估体系)系列课程。同时,为了支持供应链,长安汽车对供应商的支付采用了“比较宽松的政策”,导致“购买商品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”增加,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长安汽车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减少。

至少从彼时的情况看,长安汽车仍然考虑到了供应商的生存状态,谈不上对后者像《申诉函》中所提的“横刀强取、杀鸡取卵”。

但是,长安汽车的公开声明并没能挽回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的股价,相比于纠结在《申诉函》这一单一事件的真假是非,实际上长安汽车近年来始终没能走出的“舒适怪圈”,才是人们带着困惑,将注意力转移到各种传闻的关键原因。

文字为【汽车K线】原创,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号文章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,违者必究。同时,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